首页 镇江舆情

在线娱乐 pg电子 288米水泥路为啥难修?

2015-11-02 17:39 张明

    几天前,镇江日报报道了江苏大学北门对面的一条288米的路,完成了泥泞土路到高标准水泥路的“华丽升级”,解决了村民“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”的困扰,是件好事。

    而修路的过程,却不像这条长水泥路那般平坦,让人不得不感慨:办件好事,不易;把好事办好,更不易。“多次协调”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,“多部门联动”则是协调的最完美结局——有钱的出钱、有力的出力。掰下手指头,修一条长288米、宽7.5米的路,涉及的单位就有5、6家,还不算上出资的5家企业。

    修一条288米的路,不是掰手指头那么简单,更何况,还不是根根都能掰得动。

    “由于这条路没有纳入相关城建计划,等政府部门拨款修路,会耽误道路通行时间”,因此他们在造计划前,先把困扰群众的事儿解决了,相关职能部门这种以民为本、不等不靠的作风,值得我们点赞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缺乏“计划”的支撑,在“各司其职”的体制内,办一件“非计划”的好事,似乎也只有“多次协调”这一条路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如何让突发性事件得以顺利解决,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合作,但往往不是“每根手指头都能掰得动”,这就需要一个级别高于单个部门的机构,对此统一组织和协调。好在,层层协调下来,拍板“特事特办”,最终效果也还算不错。

    事实上,288米的高标准水泥路背后,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,仅这一点就不符合现代公共管理要求。想让288米的路修得简单一些,还得跳出“特事特办”的怪圈,从健全相关制度的层面破题,让制度和规则成为处理问题的首选之策。(朱 婕)

责任编辑:张明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